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化学矿业网
中国化学矿业协会主办          登录 | 注册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服务> | 企业风采> |

跋涉在天山脚下的一群年轻地质人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6-10-28  

2016年的初秋,记者随从单位宣传片摄制组一同拍摄记录了在新疆地区工作的一群年轻的化工地质人,走进了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尽管时间很短暂,但一种精神的力量时常感染着我,总想提笔把这些可爱的人、感人的事写下来,却又怕写不出那个味道,反而轻描了这份感动,回到北京也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但在新疆的所见所闻,还不时在我的脑海里反复回放,仍然不断的令我感动,尽管我已经是过了充满激情年龄的人。
        “20天瘦了20斤”
\
\

        承担新疆西天山地质矿产综合调查项目的是地质研究院的几个小伙子组成的项目组。组长是鞠林雪,大家都叫他“大鞠”。调查区位于西南天山山脉北麓,海拔高程在5千米左右,大部份属于冰雪覆盖区,山势高耸险峻,多悬崖峭壁,平缓、低凹处则终年积雪,难以攀越和通行,马匹就成了他们的交通工具。这乍听来很令小伙子们兴奋,可是山路崎岖难行,又不熟马性,骑马出行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了。记得一次下山的过程中,需要骑马过河,河水湍急浑浊,当马行进到河水中段时,一脚踩空,河水瞬间冲上了马背,马顺着水势发生倾斜,队员顿时惊恐万分,稍有不慎,很可能连人代马就会被奔腾的河水吞没,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马儿瞬间兴奋起来,在河水里猛地向前一冲,冲到了岸边。诸如此类的事情,几乎每天上演着,这给本就繁重的地质工作又增加了一份惊险。后来通过与马匹的朝夕相处,队员们渐渐的熟悉了马性,掌握了骑马技术。
\
        每次进山10小时的骑马路程,注定了不可能携带太多的补给和生活用品,每次进山前大鞠他们都会认真地计算食品补给量,细化到每一天每一餐,囊和矿泉水成为他们的主要食品。在雪山脚下宿营,最严峻的考验是寒冷,每日清晨,冰冷的山风从脸颊划过。天刚蒙蒙亮,他们砸碎水桶内的浮冰取水,开始烧水做饭,由于天气冰冷、湿潮,点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一次次的点燃、熄灭,再点燃、再熄灭。早饭过后,队员们就背上囊上山了。在山上工作,几乎每天都下雨,但在雪山附近,雨水变成了冰雹,海拔越高,冰雹越大、越急。一次填图过程中,队员们在海拔4千米的露头上,晴朗的天气突然转阴,伴着几声“隆隆”的雷声,突然下起了冰雹,几乎是一瞬间的时间,山坡间布满了冰雹,队员们迅速撤离,可湿滑的草地,枝峭的山石,成为队员们下山最大的困难,无数次的跌倒,爬起,相互搀扶……历经了1个小时的时间,终于走完了平时大约10分钟的路程。
        第一次进山,在山上工作了20天。下山后量了量体重,小伙子们惊呆了:平均瘦了十多斤,瘦的最多的刘宏哲竟然瘦了20斤。
        采访西天山项目组时,时常能感受到这些年轻地质人对远方父母的牵挂和对妻儿的思念,技术员邓宇飞告诉记者,他经常晚上收工后,站在帐篷外,抬头看着天上的星星,一边啃着囊,一边给远方的父母打电话“爸妈,我在这里很好,吃的很好,天气很好,条件很好,您放心吧,您要多保重身体”。看着眼前这张年轻甚至有些稚嫩的脸,我心里一阵酸楚,还有什么比“铁汉柔情”更好的词语来形容这样一群人呢?
\
        “找到大矿,是我最大的梦想”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刚走近新疆拜城铜矿远景调查项目组的工作区,就传来了这首《勘探队员之歌》。 走进项目组的办公室,大大小小的矿石标本摆满了柜子,墙面上挂满了各种地质图和野外地质工作要求及安全规章,六、七张简易床整齐地摆放在房间的最里边。项目组组长孟都介绍说,由于矿区房子难找,项目组的办公室和宿舍就合二为一了。
        野外的生活对于年轻人来说,无疑是枯燥乏味的,这里没有商场、没有网吧、手机有时都没有信号……但是,他们却自得其乐,几个年轻人野外归来一起唱歌,有的还试着创作歌曲,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他们像是一个大家庭,互相取暖,互相关爱,但他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不可触碰的话题---“想家”。面对记者镜头,这些纯朴的地质队员有些羞涩,几度哽咽。组长孟都出队的头一天,爱人刚刚做了一个手术,带着对妻子的愧疚和不舍,他来到了新疆,来到了项目组。工程师王富强在野外工作时接到了家里的电话,说他父亲重病住院需要做手术,当时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他犹豫再三,还是留了下来。提起这段,小王还是满脸的自责。但一谈起找矿,他们立刻两眼放光,滔滔不绝。 “80后”的小伙子王占兵说到,能为国家找到大矿,是我此生最大的梦想。
          小羊沟硼矿有了新发现”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吐鲁番小羊沟硼矿调查评价项目组,这是由河南地质勘查院6个小伙子组成的,调查区位于吐鲁番市东北部,区内地形条件恶劣,山势陡峭,交通极为不便,仅靠牧民进出的山间牧道可到达,通过卫星电话才能联系到项目组。每次进山都要翻过十几公里的山路,还要趟过一条宽约8米、水流湍急的小河,河水是山上融化的雪水。每次过河冰冷的河水让队员们感到刺骨的凉,稍有不慎,就会被湍急的河水冲走,大家互相搀扶着趟过了河。上了岸大家先是把湿透的鞋和袜子脱掉,用力甩一下水,继续穿上接着上路。为了节省时间,项目组在工作区搭起了帐篷,由于物资运送困难太大,无法提供床铺,只能在地上铺上防潮布以地为床,潮湿自不必说,各种蜘蛛、昆虫、蚊子是这里的常客,晚上睡觉一群小老鼠在头顶上跑来跑去,每天晚上都会开展灭鼠运动,最后在床铺下面发现了一个老鼠洞,连老鼠都知道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了。
        在小羊沟工作的小伙子们,除了“罗盘、地质锤、放大镜、卫星电话、GPS”五件宝之外,他们还有一件必不可少的东西就是打狼棍。当地人称,因工作区属无人区,常有狼等野兽出没,第一次到西西尔塔克中点工作区踏勘,由于距离远且没有路,请两个维族老乡做向导,走在山里,队员们感觉像有一只狼跟在后面,大家立即挥起木棒准备开打,维族兄弟赶快拦住说是一条狼狗,跟随他们一块儿进山。爬了一天的山路,队员们也累得筋疲力尽了,发现狼狗脚下的黑色肉垫都磨没了,维族兄弟开玩笑说:狗狗的鞋子都跑丢了。
        就这样的日复一日,一个星期或者十天后出山的时候,地质队员的食物光了,换成了几十公斤的岩石样品;他们会为发现一个新的异常而欣喜,也会为几日的奔波无果而沮丧。离开小羊沟的时候,技术负责人焦紫辉兴奋地告诉记者,通过野外地质工作,初步查明小羊沟硼矿位于新疆唯一的火山岩型硼矿化带上,发现主要矿(化)体三条,有望在该区找到一个中型以上的火山沉积型硼矿床。这将是在我国陆相火山岩型硼矿的一个新发现。
        采访归来的路上,同行的央视记者感慨地说。“这些年轻地质人以找矿为天职,殊不知在他们身上却蕴藏着精神富矿。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是呀,在长期的野外作业中,在黝黑的脸庞上,我看到了一种精神像金子一样闪光,那就是坚守、那就是奉献!
        这是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优秀团队,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队伍,绝大多数是近年本科或研究生毕业的80后、90后,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辛勤的汗水、用激昂的热血谱写出一篇篇令人肃然起敬的感人诗篇。
        这是一支“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的特殊群体,这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钢铁汉子。也是我们中化地质的发展之根基,希望之所在!

来源:中化地质矿山总局



中国化学矿业协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7)

国际合作与市场部电话:010-84829423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小营北路29号院2-2-901 ICP备案:京ICP备16028155号-1